扬帆破浪 行稳致远
——2023年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上饶经开区发展史上极为不易、极为重要的一年。
这一年,上饶经开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省市部署要求,奋力打造“三区一城”。
这一年,上饶经开区推动改革发展稳步前行,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底色更亮——全年工业营收完成2405.7亿元,增速达25.6%,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向高而攀 重塑产业发展格局
2023年,上饶经开区全面落实“1269”行动计划,积极抢位发展、错位发展,打造光伏新能源、光学电子信息、汽车(锂电)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等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形成了光伏新能源、锂电新能源两条完整的产业链条,构建起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3+N现代化产业体系。

招大引强成果丰硕。围绕强链补链、招大引强,通过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地,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创新实施“专业招商+全民招商”,在5个产业办的基础上,全区35个县级干部主动领衔,区直各部门积极参与,形成“招商没有局外人、人人都是战斗员”的大招商格局。2023年共引进项目117个,签约资金375.16亿元。其中,百亿以上项目1个,20亿以上项目3个。
项目建设蹄疾步稳。通过一个重点项目一名班子成员挂点、一支工作专班跟进、一张倒计时推进计划表,一套行之有效的调度机制,加快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2023年,总投资150亿元的晶科能源“智慧大工厂”项目建成投产,总投资40亿元的海优威50GW光伏胶膜项目实现投产;加快推进一舟通讯及储能二期投产,推进康佳绑定显示设备制造项目贴片产线试生产;推进蜂巢动力新能源混动发动机增产提效。


开放合作活力倍增。全方位融入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以打造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上饶)科技合作产业园、京狮智能制造产业园、青网科技产业园等开放平台为抓手,陆续引进10余个来自长三角地区的优质企业,投资金额超250亿元。
科技创新蓄势赋能。着力营造创新生态链,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全区R&D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突破6%,是全国研发投入强度近3倍,现有国家级创新平台7个、省级创新平台49个。2023年,全区新增10家规上企业、24家高新技术企业、3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再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向新而生 激荡改革澎湃动能
2023年,上饶经开区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调研开路、守正创新,冲破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强力推进36个方面60余项改革创新举措,推进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高度契合,全面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体制机制持续优化。建立工作调度机制,每月召开一次高质量发展大会,全面调度各级各部门当月工作进展情况,通报重点工作排名,末位进行表态发言,以此倒逼争先创优。推进大局制改革全面落地,将全区的行政机构、事业单位、相对独立运行的议事协调机构归口到8个副县级机构统一管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确保政令畅通。


创投集团系统性改革走深走实。立足打基础利长远,围绕组织领导再强化、体制机制再理顺、债务风险再防控、薪酬体系再优化、运营管理再提升5个方面,推进了29项创新举措,对创投集团进行系统性重构。强化专业论证和科学决策,引进社会资本,构建市场化基金投资体系和招投联动的项目研判会商机制,推进产业和资本深度融合。
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坚持自我革命精神,一体推进“三不腐”,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在知事识人、因事择人中培养一批忠诚担当的好干部;强化绩效考核,实行定量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双重”绩效考核管理体系,注重日常考核、突出实绩评比,推行末位淘汰、动态调整,全区上下形成奋勇争先、勇争一流浓厚氛围。
向远而行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2023年,上饶经开区深入贯彻优化营商环境“一号工程”,旗帜鲜明支持、帮助企业发展壮大,着力打造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

企业履约提质效。优化招引协议政策兑现流程,全面梳理开发区成立以来的招商合同。一方面,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做到应兑尽兑,增强企业的投资信心;另一方面,督促企业方在产能、税收、营收等方面积极履约,加快落户项目向优质项目转型。
安商暖企优环境。树牢“安商就是最好的招商”理念。着眼关键环节,理顺安商服务全流程,形成安商工作全闭环,建立并完善了一整套安商工作运行机制。实行全区县级以上干部“挂点+包片”服务机制,全面履行投产(运营)企业和在建项目挂点服务职责,通过规上企业点对点服务,规下企业包片服务相结合,实现企业服务全覆盖。2023年,受理企业问题500余个,全面得到解决。


厚植沃土育新机。高标准打造新质生产力综合园,精心布局安驰三期、云通志远等10家企业入驻投产,预计达产后产值50亿,税收2亿。晶科“智慧大工厂”、安驰新能源三期、耐普矿机二期、蜂巢能源二期……2023年,区内企业持续追加投资,“二期、三期”现象蔚然成风,成为一流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
晶科能源“智慧大工厂”22GW切片、14GW高效电池片项目简介

项目总投资150亿元,建设22GW切片、14GW高效电池片及组件项目,建筑面积约52万㎡。切片和电池片项目于2023年7月开工,分别于2023年10月、11月投产。
项目智能化程度高,拥有全球数字化最先进和产能最大的一体化切片、电池和组件生产车间,可兼容不同尺寸切片和实现TOPCon电池稳定量产。达产营收约550亿元/年,出口约130亿元/年,税收约7.2亿元/年,提供就业6000人。
该项目在业内率先量产先进TOPCon电池,一体化设计降本显著,巩固了晶科全球龙头地位,提升晶科全球竞争力。将进一步做大上饶总部基地,增强晶科与上饶粘合度,推动全市光伏产业营收突破2000亿,助力打造“世界光伏城”。
中电彩虹超薄高透光伏玻璃项目简介

项目由中国电子信息集团下属彩虹集团投资106亿元,建设10座1000t/d光伏玻璃窑炉及配套深加工产线。分三期建设,一期项目1#、2#窑炉分别于2023年4月、8月点火生产,3#窑炉计划2024年4月投产。
一期项目2024年全部达产,可年产1.6-3.2mm光伏玻璃1.4亿㎡,营收33亿元/年,提供1500人就业岗位,可配套上下游产业链节约集群物流成本1亿元/年。三期全部建成达产后,可产光伏玻璃3.7亿㎡/年,营收111亿元/年,税收2.5亿元/年。
项目一是央企入赣的成功案例,世界500强央企落户,进一步凸显上饶光伏产业影响力。二是纵向打造产业链典范,使上饶光伏成为“打不散、搬不走”的产业集群。三是先进制造业集群重要环节,可吸引组件项目聚集上饶,助力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江铜铜箔铜杆铸造项目简介

江铜华东工业园由江铜集团投资128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锂电铜箔、22万吨铜杆、3万吨铸造三个项目。2022年8月,铜杆、铸造项目“双建成、双投产”;2023年6月,铜箔项目投产。
2024年,铜箔项目推进4μm以下高端极薄锂电铜箔研发应用。铸造项目扩大与必和必拓、智利国家铜业公司合作,进军国际市场。达产后营收270亿元/年、利税22亿元/年,提供就业2000人。
一是巩固江铜在饶战略格局,立足上饶、辐射华东、布局全国。二是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典范,铜线、铜箔高附加值产品配套光伏、锂电产业融合发展。三是助力工业营收进位赶超,将成为全区营收迈向3000亿的重要增长级。
新质生产力综合园项目

新质生产力综合园总建筑面积27万m²,已引进企业10家,总投资40余亿元,含安驰三期6Gw锂电池、云通1Gw储能锂电池、缙禧纳米、驰奥科技等锂电企业4家,腾勒动力、银海机械、星际客车等新能源汽车企业6家。
入驻项目突出科技含量高特色,涵盖锂电电芯、结构件、导电剂和汽车发动机缸体、缸盖、定转子、总成等领域,达产后预计营收50亿元/年,税收2亿元/年。
蜂巢能源二期项目简介

蜂巢能源是国内动力电池头部企业。该项目投资86亿元,建设年产能20Gwh锂电池,是长城体系及蜂巢内部推进速度最快、产品最核心的标杆基地。前10Gwh于2023年6月投产,后10Gwh预计2024年8月投产。
蜂巢能源重技术、强研发,发明专利等创新指标在业内名列前茅。预计达产后营收100亿元/年,税收3.5亿/年,提供就业3000人。
一是实现集群龙头昂起,提升我市锂电产业集群在省内乃至全国地位。二是助力集群延链强链,带动宏信、青奇、震裕等配套企业落户,初步形成“全生命周期”锂电产业链。三是促进集群融合发展,使锂电产业成为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等主导产业融合发展的“超级纽带”。(开宣)